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考古資訊的數位處理與呈現專題討論
Digital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for Archaeological Information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人類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吳牧錞 
課號
Anth8031 
課程識別碼
125 D132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水源人308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1Anth8031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著重於考古學資訊的數位化處理與展示呈現,內容涵括考古實踐中的資料搜集、儲存與呈現。授課方式主要分成各技術的理論背景講解與實際操作,以專案主題式的課程結構執行,並在專案結束時完成各主題相關的成果發表與專題報告。 

課程目標
待補旨在培養學生針對操作電子儀器與軟體的熟悉度,並進一步的理解並提升專案執行流程的架構與有效性。藉由了解不同技術的主要功能、優勢與限制,強化針對數位科技在考古學知識生產中所扮演角色的認知,並且達到具備執行完整專案計畫的實際操作能力。 
課程要求
待補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Lock, G. 2003 Using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: Towards Virtual Pasts. London: Routledge 
參考書目
Chrysanthi, A., Murrieta Flores, P. and Papadopoulos, C. (eds.) 2012 Thinking Beyond the Tool: Archaeological Computing and the Interpretive Process. Oxford: Archaeopress.
Evans, T. and Daly, P. (eds.) 2006 Digital Archaeology: Bridging Method and Theory. London: Routledge.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口頭報告與參與 
20% 
 
2. 
期中作業四份 
40% 
 
3. 
期末成果發表 
4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0  課程介紹(內容與目的、要求、上課方式) 
第2週
9/17  考古資訊的三維蒐集 
第3週
9/24  中秋節放假 
第4週
10/01  考古資訊的三維資料庫 
第5週
10/08  考古學資料庫I 
第6週
10/15  考古學資料庫II 
第7週
10/22  考古現場的數位展現 
第8週
10/29  展覽現場的數位展現 
第9週
11/05  期中考週 
第10週
11/12  點雲資料處理 
第11週
11/19  虛擬實境呈現 
第12週
11/26  擴增實境呈現 
第13週
12/03  行動裝置搭配 
第14週
12/10  混和實境呈現 
第15週
12/17  期末成果研討I 
第16週
12/24  期末成果研討II 
第17週
12/31  期末成果研討III 
第18週
1/7  期末成果發表